本篇主要參考ICADA所公布的2015年的指引進行刪減來提供毛孩家長們閱讀理解,文章閱讀時請注意SOR以及QOE的強度分級。

異位性皮膚炎SOR

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時的治療

一. 找出及避免造成皮膚潮紅的因素

1. 找出並消除過敏性發作的原因

目前公認可能會引起急性發作的原因會是最近暴露在環境過敏原(如塵蟎、花粉)、食物過敏、跳蚤或其他昆蟲叮咬較為常見。通常只有當這些過敏原負荷量高到超過能負荷的量時才會發作,因此早點找出並且消除對於預防及避免進一步惡化相當重要。

2. 評估感染控制的治療

細菌、酵母菌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狗狗的皮膚及耳朵感染是常見的,因此治療通常會包括局部或是全身性的感染控制藥物。除了遵照抗生素使用指引使用外,局部抗菌劑的使用產生的乾燥及刺激作用也可能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SOR C)

二、改善皮膚及毛髮的衛生及照護

1. 使用無刺激性的洗劑

富含脂肪、醣聚合物及抗菌劑的潤膚洗劑(新艾樂美,維克)已經被認為具有輕度且短暫的止癢作用;2015年新增了含有植物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 、覆盆子油、脂質的洗劑產品(Douxo Calm, Ceva)也同樣對過敏犬的皮膚損傷及搔癢有輕微幫助。洗澡的強度以及頻率可能是減緩搔癢的最重要因素(SOR B)。其他的局部保濕劑則尚未被證明可以持續減少搔癢(SOR C)

狗止癢洗劑

三、使用藥物控制搔癢及皮膚損傷

1. 外用類固醇的短期治療

局部的類固醇噴劑(Cortavance, Virbac)對於治療過敏發作有效(SOR B)。其他局部類固醇製劑理論上是有所幫助的,但療效及安全性則隨著類固醇種類的不同及使用的劑型不同而有所變化。

使用上則需要注意避免費固醇引起的皮膚萎縮,這些萎縮會發生在長期使用類固醇塗抹同一部位後出現(SOR C)。因此治療的持續時間及使用頻率應該診對每個小朋友量身訂製,並且通常應該持續到症狀完全穩定緩解(SOR C)

也有研究顯示,一兩周內每天使用類固醇噴劑能顯著幫助改善病灶及搔癢(QOE 2)

2. 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或安癢快

每天1-2次口服類固醇能幫助改善嚴重或全身性的臨床症狀。類固醇的副作用通常會與藥效、劑量、給予時間的長短相關聯,因此長效類固醇的給予並不建議(SOR C)

考慮到大多數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對於口服類固醇都會有所反應,因此若這樣的給藥沒辦法快速獲得臨床結果時應該要重新考慮其他疾病的可能或是有其他繼發疾病的存在。

安養快持續給予14天能快速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損傷及搔癢,短期治療似乎是安全的(SOR A)

考慮到擔心理論上對於藥物誘發免疫抑制,類固醇與安癢快並用可能是不行的,尤其是在有感染的狀況下,但尚未評估一起使用的狀況(SOR C)

其他部分的研究將類固醇與安癢快進行比較發現口服的類固醇治療效果出現較快(QOE 2)。而在14天的時間點上則比類固醇能更好的減少臨床症狀(QOE 1)

3. 可能僅有輕微療效或沒有療效的治療

抗組織胺

2010年時認為抗H1的抗組織胺對於疾病發作後沒什麼幫助,2015年更新時提出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幫助(SOR B)。但比較特別的是,口服的抗組織胺在發作前給予來阻斷組織胺的效果最佳(SOR C)。也可能因為第一代抗組織胺的嗜睡鎮靜效果來達到幫助止癢(SOR C)。考慮到治療效果有限,可能僅對於治療輕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有所幫助(SOR C)

必須脂肪酸

考慮到真的要有幫助所需要的時間長度,口服必需脂肪酸不能用於治療急性發作(SOR C)。

一項小型的RCT測試了這類的局部施點產品(Allerderm Spot-on, Virbac),兩周後並沒有減少皮膚病灶或搔癢的效果。因此這種配方不太可能對急性發作的管理提供任何幫助(QOE 2)

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Tacrolimus)

局部或口服這類藥物的起校緩慢,因此不適合用在治療急性發作(SOR C)

慢性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

一、找出並且避免造成的因素

1. 在非季節性發作的狗狗進行食物限制誘發試驗

食物不良反應的狗狗有可能會出現皮膚的相關症狀,部分的小朋友甚至會同時表現出環境和食物過敏原的過敏反應(SOR C)

目前在診斷食物過敏的黃金標準仍然是使用從未使用/水解蛋白的飲食進行限制試驗,之後在症狀減輕後測試動物對原本的食物的反應(SOR C)。持續八周的測試可以診斷出大多數狗狗的食物過敏(SOR A)。除非對第一次的飲食變化感到懷疑,才需要進行額外的飲食試驗。

乾飼料中可能存在的蟎類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因為這些蟎類與狗狗經常過敏的屋塵蟎有交叉反應(SOR C)。但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避開這些商業乾飼料能有幫助(SOR C)

八週以上的飲食限制可以讓90%以上的食物不良反應的狗狗減少症狀(QOE 1)
三個研究均發現「非處方」寵物食品經常含有標籤上未列出的微量成分。
2/3同時有幻境及食物過敏的狗狗會出現屁股搔癢
商業乾飼料很少出現蟎蟲和蟎蟲糞便(QOE 3)。但用紙袋保存、高濕度的環境下會增加蟎蟲數量(QOE 3)、與飼料袋相鄰的地板上蟎蟲過敏原濃度會遠高於食物本身(QOE 3)

2. 跳蚤預防

這些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建議做好不間斷的跳蚤預防方案,在反覆洗澡的時候會建議以全身性、口服藥為主(SOR C)。長效、快速殺滅速度的預防藥物理論上會對跳蚤叮咬過敏的小朋友更有效(SOR C)

一項研究測試了spinosad (Comfortis, Elanco)與蚤不到在跳蚤相關搔癢的反應,效果更好被認為是跟較長的藥物活性及快速的殺滅速度有關(QOE 2)

3. 過敏原皮內測試或IgE血清學測試

過敏原測試(皮內IDT、血清學IgE)可能有助於幫助辨識,但因為沒有過敏的狗狗也可以觀察到陽性的反應,因此不能用來區分異位性皮膚炎,也不建議用來評估食物過敏反應(SOR C)

目前對於環境過敏原的IgE檢測因為沒有標準化,有證據證明這些結果在不同的實驗室之間可能有很大的差異(SOR C)

在比較四個不同實驗室的IgE血清學檢測結果發現,除了塵蟎這個過敏原外每間實驗室之間檢測結果差異很大(QOE 3)
IgG/IgE 食物過敏原血清學測試的評估報告中,對於血清學陽性的狗狗來說診斷的能力很差(低陽性預測值) (QOE 2)。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兩個商業實驗室之間的IgG/IgE 食物過敏原血清學測試完全無法區分有沒有不良食物反應(QOE 2)

4. 塵蟎控制

塵蟎被認為是全世界狗狗最重要的過敏原來源,因此控制這些過敏院可能可以幫助到這些狗狗。但是如何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仍尚未確定(SOR C)

在控制塵蟎的籠子內隔離這些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被證明可以讓大部分對環境過敏的狗狗的搔癢感快速減少(QOE 2)

5. 評估抗菌治療

當皮膚、耳朵出現感染證據時則應該要進行抗菌治療,這些治療通常包含了局部用藥或是口服藥物(SOR C)。治療過程中可能會需要注意局部抗菌洗劑的乾燥或刺激作用可能反而會造成疾病發作(SOR C)

6.尋找造成的其他可能因素

雖然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去針對環境、濕度、清潔劑、動物壓力去提供相關的建議。但仍會建議觀察並且避免可能造成動物狀況的因素(SOR C)

二、改善皮膚或毛髮的衛生及護理

1. 使用無刺激性的洗劑

每周一次使用溫和的洗劑及溫水可能有所幫助,清潔的強度和頻率有可能是減緩搔癢的重要因素。

每隻狗狗的洗劑類型會需要根據他們的狀況量身訂製:雖然保濕類型的洗劑可能是最舒緩的,但抗油脂及抗菌洗劑可能會更適合皮膚油膩、脫屑、感染的狗狗但也有過度乾燥及刺激性的問題存在(SOR C)

因此根據動物使用狀況調整產品方案或是使用局部保濕劑等均需要特別思考。

2. 補充口服必需脂肪酸

富含Omega-6的補充劑及飲食都會影響表層皮膚病改善毛髮的光澤,也可能可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但能改善的程度相當有限因此不建議做為單一的治療方式。

就算真的有效,在持續補充兩個月以前可能看不到任何的幫助。因此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任何特定的產品或配方在改善皮膚這方面具有優勢。

2010-2015年沒有發現更多口服必需脂肪酸有利的臨床證據(QOE 1)
使用這類的補充劑(Megaderm/EFA-Z, Virbac)兩個月可以看到角質層細胞間脂肪的結構發現顯著變化,變得更接近正常狀態(QOE 3)

3. 使用含必需脂肪酸的局部製劑

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能有所改善。儘管這類產品能幫助角質層脂質屏障缺謝正常化(SOR C),但因為臨床試驗結果的不一致,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可以做為治療的單一療法(SOR B)。使用上必須考量這些相關產品能幫助的程度、成本、方便性(SOR C)。甚至在已經給予魚油等相關產品時局部使用的幫助可能很小。

4.其他飲食補充品的建議

部分的營養補充可以改善皮膚屏障,例如增加神經酰胺的產生和減少皮膚水分流失,但沒有證據表明此類補充劑真的有臨床幫助(SOR C)

二、使用藥物減少搔癢及皮膚損傷

1. 外用局部類固醇或Tacrolimus

可以有效減輕臨床症狀,但是長期使用可能會有皮膚萎縮的風險而需要間歇性使用(SOR A)。使用的方式及時間應該針對每個動物量身設計,通常需使用到症狀完全穩定緩解(SOR C)

因為使用成本高,Tacrolimus的局部用藥除了已經看見皮膚變薄猥瑣的狗狗以外沒有太多的使用價值(SOR C)

2.口服免疫調節藥物

使用口服類固醇、安癢快或環孢素均能有效治療,但類固醇及安養快的改善速度較環孢素快(SOR A)。應使用短效類固醇誘導症狀緩解後再逐漸減量;不建議注射長效類固醇。不建議長期同時使用這三種藥物的任何組合模式治療,因為理論上的免疫抑制風險更高,更容易造成皮膚或其他器官的潛在感染。如果出現全身性疾病跡象則應該要進行血液學/尿液學檢查(SOR C)

3. 生物製劑治療

重組犬干擾素(Interdog, Toray Industries)被認為可有效治療(SOR A)。皮下或口服給予重組貓干擾素被證明可以在依定程度上減少皮膚損傷及搔癢(SOR B)

有兩個RCT研究為日本的重組犬干擾素治療提供證據(QOE 1),副作用於研究中似乎很小。
皮下注射貓干擾素持續四周後每個月一次可能會有一些臨床幫助(QOE 1)

4. 幾乎沒什麼幫助的治療

抗組織胺對搔癢僅有輕微的幫助,並且似乎有個體差異。使用上建議最好在發作前做為預防藥物每天使用而不是在作用期間或發生之後(SOR C)。

Masitinib (Masivet/Kinavet, AB Science)似乎對於慢性異位性皮膚炎有一些幫助,但需要考量定期尿檢及監測嚴重腎臟不良反應的風險是否值得(SOR A)。可能會是對於其他藥物沒有反應時的有效替代品(SOR C)

高劑量Pentoxifylline、低劑量methotrexate、補充維他命E能不能仍須要進一步證據才能夠被建議做為治療藥物(SOR C)

口服抗焦慮藥物Fluxetine或是低劑量雷射治療沒什麼效果(SOR B)

防止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的策略

一、避免潮紅的因素

找出來或是避免已經知道的因素(環境/食物過敏、跳蚤叮咬、感染)是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避免復發的最佳方式(SOR C)。

二、積極的局部藥物治療

每周連續兩天使用類固醇噴劑於之前皮膚病的位置可以延緩這些部位的病變復發而不會引起皮膚萎縮(SOR B)。間歇性使用的局部類固醇可以能有積極主動給予相同的治療效果(SOR C)。若使用強效的外用類固醇時,即使是間斷使用也需要避免類固醇引起的皮膚萎縮(SOR C)

一項小型的RCT測試了連續兩天將類固醇噴劑應用於受影響的區域,發現與安慰劑相比間歇性使用能使這些區域復發的時間幾乎延長了四倍(QOE 2)

三、過敏原特異性療法(ASIT)

作為一種無法控制下的治療選擇。能有至少有中等程度療效(SOR B)。雖然大多數動物需要長期的治療,但是對於已經表現出長時間完全緩解的狗狗應該嘗試減少給藥頻率甚至停止(SOR C)

目前沒有標準化的過敏原測定,所以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每個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SOR C)。這樣的結果也造成了治療的結果可能也有很大的差異(SOR C)

使用5-10年的狗狗家長中,約有1/3的人認為他「有效」或「非常有效」,約有5%的狗狗症狀消退不需要任何治療(QOE 2)

四、實施非特異性免疫治療

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口服益生菌能夠預防或治療異位性皮膚炎(SO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