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治療糖尿病貓咪的醫師或多或少總有那麼些經驗,有些貓血糖控制就跟教科書一般的簡單,而有些貓的血糖以及它們的飼主總是那麼的不好控制。

但並不是每次都是把貓貓的家長換成聽話的機器人就可以控制的好棒Bump,來看看這個躲在糖尿病後面的隱藏疾病 — 肢端肥大症吧!

▌肢端肥大症成因

貓咪肢端肥大症主要是因為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腺瘤導致生長激素(GH)分泌過多,但近幾年的研究也提出了增生的可能性。

這類型的腫瘤因為會不斷的製造生長激素(GH)外,也會導致肝臟也過度的製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大量的生長激素持續的刺激之下也導致了身體對於胰島素逐漸的變得不敏感。

▌什麼時候會高度懷疑?

在統計中,較常發現的通常會是中老年的家養結紮公貓。

而因為疾病的緩慢進展,通常在疾病發生的初期家長們幾乎無法辨別,從而導致第一次診斷的時間可能是兩個月到三年半之後。

在這些貓咪的統計中,飼主最常注意到的症狀僅有多渴多尿,體重增長可能會是其中一半的貓咪可能會被發現;而獸醫師們則最常注意到的則有腹腔器官的腫大以及顏面部的變化。

🌀但沒有臉部變化不代表就可以放心排除

▌糖尿病控制不好就能懷疑這個疾病嗎?

答案很明顯的會是NO!持續性的高血糖並不能直接就說是這類疾病。

診斷上通常還會需要考慮到:

🌀 管理問題

✅不正確的藥物給予
✅不正確的儲存方式
✅胰島素選擇問題
✅給予劑量不足
✅胰島素過量後Somogyi現象引起的高血糖
✅應激性高血糖

🌀 內分泌問題

✅甲狀腺亢進
✅腎上腺素亢進(庫欣氏症)
✅肢端肥大症
✅類固醇的使用副作用

🌀 其他問題

✅感染因素
✅炎症
✅腫瘤
✅其他心腎等系統性疾病

血糖控制一直是個對飼主對獸醫都勞心勞力的事情。
對這個家長說的話其實也是我們一直在每個門診強調的事情

「我們不會堅持你一定要找我,但我希望你找個信任的醫師好好的討論治療。」

「每換一個醫院就會重新被懷疑劑量不足/照護不當/有其他問題,然後全部重頭再來一次。」

「這樣,真的能幫到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