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聊│食慾不佳?
一個文文靜靜的飼主抱著一隻看起來照護很好的小朋友來就診,剛問到狗狗怎麼了的時候淚水就啪噠啪噠的掉了下來
「她已經不吃飯兩個禮拜了,最近又變得很喘」
看著跑過好多家醫院的檢查紀錄,聽著飼主哭到快說不出的幾個月前就有的急性嘔吐病史...
不如,把該做的檢查都再做一遍吧?
疑似腸道腫瘤、腹腔及胸腔淋巴結腫大、非心因性肺水腫、低血小板血症……
隨著一個一個的狀況被描述出來,動物被留了下來處裡現有的內科問題等待轉診接受進一步治療。
– –
食慾不振一直是個每年都會寫到一次文章,也是個想做檢查時飼主卻會困惑「真的有做這麼多事情的必要嗎?」的醫療問題。
例如去年的
就稍稍提到了在食慾不振時我們可能會想到的區別診斷。
從對食物的反應來推估動物是會想要吃東西還是完全沒有食慾;從問診找出有沒有任何隱藏沒注意到的小細節;而整個醫療邏輯中最重要佔據最大比例的則是病史以及理學檢查,從踏入診間的那刻開始的每句話每個行為甚至只是拿出個零食都會是已經被設計好能幫助評估的診療行為。
有哪些區別診斷可能包含在裡面、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將它們區別出來、要不要抽血、要驗到哪些項目、需不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這所有的決定都會從問診跟理學檢查開始。
而後面的檢查,則只是技術上的訓練以及考驗獸醫師對於自己腦中的知識庫存足夠與否罷了。
這也是我們這邊希望家醫科應該要能做到的事。
家醫科一直都不會是因為沒什麼專長才只好自稱家醫科的專科。相反的則是需要對各個科別都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以及與其他科獸醫師忙碌的看診模式不同的細膩,甚至在飼主因為經濟、環境、信任感等各種因素無法前往建議的獸醫師那時能夠做到大部分的治療讓小朋友們能夠有緩解痛苦及後續選擇的機會。
#正因為知道自己並非無所不能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
#所以才需要互相信任彼此合作以及不斷的進步
#孩子這兩天有吃飽飽呼吸順順的了吧
#希望你一切安穩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