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外耳炎
外耳炎大概會是犬貓看診中最常遇到的問題了,每個獸醫師也都各自有自己的習慣用藥及治療偏好。但~治療外耳炎雖然每次看診都沒多久,獸醫師們真的只會開耳藥而已嗎?
ℹ 急性外耳炎
急性的耳道發炎大多數的治療會相對的簡單一些:類固醇、抗菌劑、抗黴菌藥。
一般市售的商品化耳藥大多數會以這些項目混合調劑,而耳垢量較多的狀況可能會需要搭配清潔沖洗。
ℹ 慢性反覆性外耳炎
當反覆地出現時大多牽涉到共生菌(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或環境菌(假單孢菌)的伺機感染。這些感染的發生都繼發於先前存的其他問題,例如異物的存在、持續的炎症反應、或是其他耳道相關的問題。這些反覆的發炎會使得每一次的治療都會更加困難,長期慢性使用的抗生素也會增加細菌抗藥性的產生。
治療上的選擇大多會從幾個方向開始:
✅ 檢查耳蝸、鼓膜
✅ 找出主因、誘發的原因
✅ 進行細胞學檢查,這在混合感染及複雜感染中特別好用
✅ 細菌培養來確定存在菌種及能使用的抗生素種類
ℹ 生物膜的影響
對生物膜比較容易理解的概念會是耳垢上那一層油亮油亮的物質。生物膜的存在可以黏附在耳道內以及使耳藥無法滲透進去耳垢內達到保護耳垢內細菌的作用,同時也因為濃度梯度大幅下降的關係而更容易使細菌在低劑量抗生素的環境下培養出具抗藥性的細菌。
ℹ 耳道內的清潔
大多數的情況下在進行耳道內清潔時都能夠有助於減少這些分泌物而使得耳藥的療效更佳。在對抗馬拉色菌時,酸性液體、酒精、特定的制菌劑均有助於控制減少馬拉色菌數量。這個結果也是過去曾經一度流行醋酸清耳液的原因,但因為儘管可以快速地重新回復耳道的酸性環境到中性,仍可能因此造成耳藥中的特定種類抗生素失去作用而導致治療失敗。
另一個在我們這邊會特別跟飼主提到的是:
⚠⚠ 不管是耳藥或清耳液,使用超過兩周以上則會建議丟棄更新。 ⚠⚠
⚠⚠ 獸醫師建議的療程結束後不管剩下多少都應該要將剩餘液體丟棄。 ⚠⚠
我們知道這樣感覺很浪費、很花錢,但其實我們遇過太多不斷重複利用藥品最終產生強抗藥性細菌感染的病例。
耳藥清耳液很棒很好、治療流程跟獸醫師的診斷也很棒,但卻因為開封後細菌隨著你點耳藥不小心刮入的耳垢、飄入的灰塵而在瓶內大肆增長,最終在隨著幫動物清潔而在重新回到動物的耳朵內而不斷的反覆感染而使得治療失敗。
自己在院內過去或多或少也曾使用清耳液等產品幫動物清潔,我自己的作法是每次用完都會用酒精消毒插入的瓶口。但儘管如此清潔,在每個禮拜定期做抹片檢查時仍會發現,最快兩個禮拜清耳液內就可以看見有細菌存在而使得整瓶清耳液被我們丟棄。
#院內的感染控制除了住院外門診也是同樣重要
#外耳炎治療才不只是開耳藥這麼簡單
#只想買耳藥但都不會好都不考慮看個獸醫嗎?